说起城墙令我想到了曾经拆掉的北京城墙,林徽因还对当时的北京副市长说,拆掉的古董,以后恢复起来建造起来的也是假古董。后来复建起来的永定门、左安门。足以证明。大同的城墙也是其历史的缩影。
大同在以前便是华北军事重镇,更是作为汉族政权抵御塞外游牧民族的重要一环。
明洪武五年(1372),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将在大同的辽代,金朝,元朝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以及加高了城墙,直到城墙东西1.8公里,南北1.82公里,周长7.24公里,面积3.38平方公里。
明城墙的建造是利用规则的石条,石板,石方,上部是三合土夯筑外包青砖。城墙的修建,对外有着防卫作用。在此明城墙上可见修建的54个望楼,96个窝铺,580个垛子。据说,这数量还代表了当地辖区的村庄数量。
明城墙守卫着华北门户,故此有“华北锁钥”之称。
大同明城墙还涉及到清朝历史,多尔衮率领清兵攻打明朝,而在战争中,多尔衮把明城墙削墙五尺(相当于1.67米左右),将大同城墙的雄伟一扫而尽。
这其中,姜镶部将杨振威投敌,多尔衮得以进入城中,后来的屠城以及城墙的破坏都是真实的历史。
2008年,大同在古城墙之上进行了修复。修复后的古城墙成为了历史旅游景点。
修复后的南城墙估计也再难恢复到当年的壮美风貌,南城与东城墙贯通,确保与以往地图符合。城墙相关配套建设据说也都是按照“原工艺、原形制、原材料、原风貌”的标准来修建,真正做到了多少也未知。
善化寺可见对面便是南城墙登入口,走过公路,由永泰门登上城墙,居高斜看一路之隔的善化寺,寺庙倒是非常的壮观。沿着城墙而走,一路可到和阳门。
站在城墙上看到府文庙周边大面积正在拆迁的房屋,建完和正在建设中的仿古建筑,这些都是大同之前拆掉的后悔吧,再怎么修建也估计只是假古董。